2019年国内期刊发表的话语研究方面的100篇论文

1.        别君华、施旭、周俐含,2019,变革与重构:人工智能介入话语实践,《未来传播》,第4期,8-14

2.        卜晓晖、高一虹,2019,中文生前预嘱的语篇设计意图与使用反馈,《外国语言文学》,第1期,60-72

3.        曹韦、赵媛媛,2019,阿根廷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基于对中共十九大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37-42页。

4.        柴改英,2019,引述语境与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学术传播,《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54-64页。

5.        陈斌峰,2019,重塑家园——《记忆传授人》核心意象的话语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68-76页。

6.        陈建平,2019,机构话语中的交往行为探索,《现代外语》,第2期,206-219页。

7.        陈勇,2019,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看翻译规范的特征及其后现代性,《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25-34页。

8.        陈臻渝、毛浩然,2019,日本反腐新闻标题跨版块互文分析——基于《朝日新闻》新闻标题语料库,《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26-133页。

9.        丁建新、陈柳,2019,从后殖民视角看小说《耻》中的边缘群体,《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42-49页。

10.    丁礼明,2019,福柯权力话语的理论渊源与哲学诉求,《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61-68页。

11.    高佳燕、侯松,2019,中医遗产的本土叙述与文化话语重构——基于浙江衢州两部方志的考察,《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65-72页。

12.    高一虹,2019,死亡话语类型与社会变迁探索,《外语研究》,第2期,1-6页。

13.    高一虹、孟玲,2019,自杀倾向的话语表述——大学生走饭微博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43-55页。

14.    高一虹、吴东英、马喆,2019,回归20年后香港与广州、北京的语言态度比较,《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39-50页。

15.    郭海婷,2019,法国政治语篇中的低碳话语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2期,42-54页。

16.    韩艳梅、陈建平,2019,第一人称代词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年轻父母身份的话语建构(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第3期,285-306页。

17.    侯松、刘慧梅、高佳燕,2019,语言原真性与文化遗产的意义生成——以浙江衢州周王庙为中心,《东南文化》,第5期,6-13页。

18.    胡安奇,2019,巴兹尔·伯恩斯坦:在结构与历史之间,《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31-40页。

19.    胡安奇、肖坤学,20192018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135-147页。

20.    胡开宝,2019,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研究:内涵与意义,《山东外语教学》,第4期,11-20页。

21.    胡晓静,2019,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86-92页。

22.    黄敏,2019记忆重塑与认同建构:自由时报网有关日据时期台湾抗日史报道(2008—2016)的话语分析,《台湾研究集刊》,第1期,66-76

23.    黄晓琴,2019,美国国会辩论中关于气候变化话语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2期,55-65页。

24.    纪燕、汪少华,2019,从奥巴马与特朗普就职演讲的架构对比分析看美国的保守主义倾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12-16页。

25.    姜晖,2019,元语用研究:概念、应用与展望,《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138-150页。

26.    蒋弘、毛浩然,2019,突发公共交通安全事件舆情的官方话语策略研究——高铁门事件为例,《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6期,56-66页。

27.    蒋岳春,2019,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十九大报告的批评话语分析,《外国语文》,第4期,10-16页。

28.    焦俊峰、刘美兰,2019,英美媒体对孔子学院文化形象构建研究——基于《卫报》与《纽约时报》相关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13-23页。

29.    金子惜、毛浩然、蒋弘,2019,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官方话语研究:梳理与突破,《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6期,44-55页。

30.    康俊英,2019,基于及物系统的中国国家形象他塑批评性分析解读——以美国官方文件涉华话语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45-51页。

31.    李晶晶,2019,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口译过程研究,《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第6期,60-70页。

32.    李庆明、吴华,2019,费氏三维分析模型视角下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关于中国反腐报道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126-132页。

33.    李莎莎,2019,德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认知——一项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德国研究》,第2期,99-114页。

34.    李占芳、彭梦莹,2019,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对中美贸易战中双方形象的刻画——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107-114页。

35.    李战子,2019,话语命名的修辞和功能新论,《外语研究》,第5期,8-13页。

36.    梁晨阳,2019,自下而上再情景化过程中话语策略探究——以《百姓问政》电视节目的一则报道为例,《话语研究论丛》,第七辑,112-128页。

37.    廖迅乔,2019,国书与表文背后的话语权力——马戛尔尼使团国书翻译的批评话语分析,《外国语文》,第2期,126-132页。

38.    廖益清,2019,时尚话语中的隐性社会性别身份:以小句过程类型分析为例,《中国外语》,第3期,47-52页。

39.    林晶,2019,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理论探索、方法思考与前景展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31-39

40.    刘嘉辉、刘立华,2019,中国对外宣传片交互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建构,《跨文化研究论丛》,第1期,44-56页。

41.    刘立华、童可,2019,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涵与建构策略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第2期,136-146页。

42.    刘晓、刘婉昆,2019,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对当前中职存留发展问题热议的批评话语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6期,5-13

43.    刘璇,2019,中央文献英译接受效果的话语研究——一项基于中美新闻报道的案例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45-57页。

44.    刘熠、刘平,2019,新闻漫画中贫困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419-427页。

45.    吕伊哲,2019,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亚投行英文报道中的转述言语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24-35页。

46.    苗兴伟、雷蕾,2019,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生态话语分析,《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13-22页。

47.    苗兴伟、赵云,2019,批评话语分析的议程设置与路径演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1-10页。

48.    穆军芳、高丹丹,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国际化旅游的话语策略研究,《保定学院学报》,第6期,15-21页。

49.    宁建花,2019,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优秀教师的多模态话语特征——以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为例,《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62-77页。

50.    潘红,2019,《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的话语意义,《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87-94页。

51.    潘艳艳,2019a,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的军事新闻报道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22-30页。

52.    潘艳艳,2019b,多模态视阈下的国家安全话语分析——以中美警察形象宣传片的对比分析为例,《外国语文》,第1期,78-87页。

53.    钱毓芳,2019,《纽约时报》关于低碳经济的话语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2期,30-41页。

54.    秦洪武、孔蕾,2019,中国政治话语海外传播总体状况分析,《山东外语教学》,第4期,21-34页。

55.    秦勇、丁建新,社会符号、音乐话语和意识形态:多模态批评视角,《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11-21页。

56.    沈文静,2019,社会与符号的互动:青年新媒体话语与“e”托邦建构,《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22-30页。

57.    宋健楠,2019,批评性话语阐释的合法化趋近视角,《现代外语》,第4期,475-486页。

58.    苏龙、徐朝晖,2019,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的附庸——小说《一九八四》的批评话语分析,《外文研究》,第2期,48-53页。

59.    孙永春,2019,生态话语多维度多层面分析模式建构,《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33-43页。

60.    谭爽,2019,论文答辩中答辩者身份的动态特征,《话语研究论丛》,第七辑,98-111页。

61.    唐青叶、贺靓,2019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8页。

62.    田海龙,2019a,知识的交汇与融合——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以及新修辞学发展轨迹引发的思考,《当代修辞学》,第1期,55-64页。

63.    田海龙,2019b,批评话语分析40年之话语形成——兼谈对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1-12页。

64.    田海龙,2019c,从语境模型到译者模型——一个探究译者如何决定译文的质的研究案例,《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14-24页。

65.    田海龙,2019d,批评话语研究的三个新动态,《现代外语》,第6期,855-864页。

66.    汪徽、辛斌,2019,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研究——美国退出TPP”相关报道为例,《外语教学》,第3期,32-38页。

67.    王建华,2019,政务新媒体照片话语的视觉语法语用分析,《当代修辞学》,第2期,72-83页。

68.    王琦,2019一带一路英文媒体中的中国企业形象——语料库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当代外语研究》,第3期,99-113页。

69.    汪少华、纪燕,2019,生态话语的批评架构分析——以《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例,《中国外语》,第5期,59-67页。

70.    韦龙颔、常江,2019,国家动员与理性化改造:工作20世纪80年代的媒介话语变迁,《新闻春秋》,第6期,42-51页。

71.    魏曦英,2019,话语分析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运用(2004-2018)——基于八本CSSCI新闻传播学类期刊的视角,《东南传播》,第5期,9-13页。

72.    武建国、牛振俊、肖晓,2019,政治话语在新媒体传播中的重新语境化和意义转换——以微博中的《公报》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47-55页。

73.    项蕴华、刘贻珍,2019水污染新闻报道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语码转换——以《中国日报》和《搜狐新闻》(2013—2017)为例,《长春大学学报》,第7期,48-51页。

74.    辛斌,2019a,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以美媒关于2015年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2-12页。

75.    辛斌,2019b,体裁互文性的语篇分析——以南海仲裁案裁决书为例,《外语学刊》,第5期,12-17页。

76.    辛斌、李文艳,2019,社交平台新闻话语的互文性分析——Facebook上有关南海问题的新闻为例,《当代修辞学》,第5期,26-34页。

77.    熊伟、舒艾,2019,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诠释学矛盾,《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84-90页。

78.    徐赳赳,2019,新媒体网聊的话轮秩序与语义模式,《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16-125页。

79.    徐中意、毛浩然,2019,合法化与非法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庭辩话语的言据性策略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第3期,82-90页。

80.    杨美美,2019,全球顶尖大学机构身份的话语建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期,75-80页。

81.    杨敏、王敏,2019Ruth Wodak话语-历史分析法中的哲学社会学思想探索,《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347-356页。

82.    杨翕然,2019,视觉隐转喻视角下的话语构建,《当代修辞学》,第5期,80-93页。

83.    尤泽顺,2019a,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滑移——On Irritability英译汉批评性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2期,66-80页。

84.    尤泽顺,2019b,外交话语分析框架构建——以涉领土争议话语研究为例,《山东外语教学》,第5期,22-34页。

85.    袁周敏,2019,语用立场锥体:媒体微博立场研究的尝试,《外语学刊》,第4期,26-31页。

86.    张德禄、胡瑞云,2019,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系统、选择与供用特征,《当代修辞学》,第5期,68-79页。

87.    张辉、颜冰,2019,政治冲突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基于叙利亚战争话语的个案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14-27页。

88.    张辉、杨艳琴,2019,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外语教学》,第3期,1-11页。

89.    张杰,2019,《纽约时报》对中国青年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模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61-67页。

90.    张薇,2019,政治话语的批评架构分析——以美媒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话语为例,《贵州社会科学》,第6期,94-101页。

91.    张薇、汪少华,2019一带一路话语建构策略的架构理论透视,《外语研究》,第4期,38-43页。

92.    张雅萍、任育新,2019,国内主流英文报刊China Daily中甘肃形象话语建构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36-49页。

93.    赵常友、刘承宇,2019,边缘话语分析——一项关于服刑人员语言状态的田野调查,《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66-78页。

94.    赵德芳,2019,旅游话语分析:回顾、思考及展望,《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126-137页。

95.    赵林静,2019,社会认知视阈下的预设与意识形态操控——基于房地产广告的批评性分析,《闽江学院学报》,第3期,85-93页。

96.    赵芃,2019,话语的技术化与权力的合法化——医药电视节目中权力合法化运作的探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65-75

97.    赵小晶、张斌,2019,转述言语与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建构,《外语学刊》,第5期,37-42页。

98.    赵秀凤,2019,能源话语的社会实践网络分析,《话语研究论丛》,第七辑,18-31页。

99.    朱桂生、黄建滨,2019,被盛赞的中国90后:从平民叙事到形象建构——基于KBS纪录片《明见万里》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114-119页。

100.              朱蕾、王慧美,2019女生节高校条幅语言使用的批评话语分析与思考,《话语研究论丛》,第七辑,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