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的学术会议
2024年
4月20-21日,参加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文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语言文化研究国际论坛,作主旨发言“‘我认为’与言者人格:关于感觉质的一项社会语言学研究”。(会议日程,发言简介)
4月13-14日,参加由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举办的第三届“话语分析中山论坛”,作主旨发言“感觉质与呈符化:北京胡同的‘老北京’特质及其感知过程”。(会议日程)
2023年
12月8-10日,参加在浙江工商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高端论坛,作主旨发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的新课题和新概念”。(会议日程)
11月3-5日,参加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主旨发言“Unpacking the Process of Discursive Interaction”。(会议新闻)
4月22-23日,参加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作主旨发言“译者模型:译者行为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新路径”。(会议日程)
2022年
2022年12月23-25日,参加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高端论坛,作主旨发言“变异社会语言学风格研究的新进展”。(会议日程)
2022年12月10-11日,参加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主旨发言“社会语言学围绕‘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进展”。(会议新闻)
2022年11月20日,参加由复旦大学举办的纪念《当代修辞学》创刊40周年暨第十三届“望道修辞学论坛”学术研讨会,作主旨发言“横向话语互动与学术期刊的跨界发展”(会议新闻)。
2022年9月23—25日,参加由上海大学举办的第三届话语研究前沿国际会议暨2022年中国话语研究机构联盟大会,作主旨发言“低碳治理中的纵向话语互动”。(会议手册)
2022年5月25日,参加由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文理学院承办的“2022语言文化研究国家论坛”,作主旨发言“社会语言学在21世纪的发展:成果与动因”。(会议日程)
2022年5月22日,参加由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话语研究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作主旨发言“话语互动:一个探究国际传播方式的路径”。(会议通知)
2021年
2021年11月5-7日,参加由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九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话语话语研究前沿国际会议,作闭幕式致辞。(会议新闻,会议手册)
2021年10月17日,参加由同济大学举办的全国应用符号学与多模态研究论坛暨中国符号学基地联盟会议,作主旨发言“符号学创新发展的两个方面”。(会议新闻)
2021年10月16日,参加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首届国家话语能力与国际传播能力高层论坛,作主旨发言“交流、互动与传播:基于话语理论的理解”。(会议通知)
2021年8月8日,参加由辽宁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话语研究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话语与国际传播”,作主旨发言“批评话语研究的传统与创新——关于范式、框架、概念的思考”。(会议新闻)
2021年7月17-18日,参加由西南大学举办的第三届社会语言学高端论坛,作开幕式致辞和主旨发言“提出新概念与重访老问题——社会语言学在21世纪的新发展”。(会议新闻,会议手册)
2021年5月8日,参加由齐鲁工业大学举办的“修辞、话语与传播交叉研究”线上论坛,作主旨发言“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研究——以修辞、话语、传播的交叉研究为例”。(会议日程)
2020年
2020年12月26日,参加由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举办的第12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主旨发言“社会语言学与话语研究融合的三个路径”。(会议议程)
2020年12月19-20日,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全国话语研究高层论坛,作主旨发言“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概念阐释与学术创新”。(会议手册)
2020年12月17日,参加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的第三届能源舆情高端论坛暨数字人文与话语研究研讨会,作线上主旨发言“能源与外语:跨学科发展中的话语互动”。(会议通知)
2020年12月5日,参加由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理论语言学前言及其协作应用高层论坛,作线上主旨发言“话语互动机制研究”。(会议手册)
2020年12月5日,参加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举办的2020年符号学高层论坛,作主旨发言“话语与话语互动——一个可能的研究路径”。(会议议程)
2020年12月4日,参加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学科交叉与翻译研究高端论坛,作主旨报告“批评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借鉴与创新”。(会议手册)
2020年11月21日,参加由广州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作主旨发言“话语互动及其研究路径:理念与案例”。(会议通知)
2020年11月18-19日,参加由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当代话语研究新视野”首届学术论坛,作主旨发言“话语互动的概念及其研究路径”。(会议通知)
2020年10月31日,参加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高端论坛,作主旨发言“批评话语分析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会议通知)
2020年10月24日,参加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话语与社会变迁”·2020话语研究前沿国际会议,并作主旨发言“A Proposal for Exploring Discursive Interactions”。(会议通知)
2020年10月19-20日,组织并参加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并作主旨发言“A Social-lingu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Sociolinguistics”。(会务手册,会议新闻)
2020年10月10日,参加由山东大学主办的第二届西方修辞学高端论坛暨中西修辞学国际研讨会,作主旨发言“新修辞学的后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会议手册)
2020年9月26日,参加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话语研究”学术沙龙,作主题讲座“从社会语言学的起源看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创新”。(会议公告,会议新闻)
2020年8月2日,参加由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线上“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高层论坛,作开幕式致辞和题为“批评话语分析新进展:动因与使命”的主旨报告。(开幕式致辞,会议议程)
2020年7月22日,参加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语言与社会”暨外语学科智库建设高端论坛,作题为“社会语言学研究及其对外语学科建设的启示”的线上主旨发言。(会议议程)
2020年6月13日,参加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主办的线上“话语研究大家谈”学术论坛,作题为“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问题”的主旨发言。(会议公告,会议议程)
2019年
2019年12月13-15日,参加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第二届高峰论坛,作题为“从语言变体到风格实践——身份建构的社会语言学解读”的大会发言。(会议手册,会议新闻)
2019年12月5日,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语篇分析工作坊·话语研究沙龙”,作题为“话语与话语互动”的发言。(会议通知)
2019年11月1-3日,参加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作题为“社会符号学与社会语言学:联系与区别”的主题发言。(会议新闻)
2019年10月18-20日,参加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作题为“Reconstructing the Image of Barefoot-doctor in a New Context: How Discourses Interact Diachronically?”的主旨发言。(会议日程,相关新闻)
2019年9月20-22日,参加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首届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作题为“语言与社会之间媒介的社会语言学解读”的主旨发言。(论坛官网,致辞)
2019年7月6-7日,参加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讨会,作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的主题报告。(会议新闻)
2019年6月15日,参加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首届社会、话语与认知专题研讨会,作题为“社会认知话语研究:理念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会议新闻)
2019年4月20-21日,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发表开幕致辞,并作题为“术语翻译与译者的学术创新”的学术报告。(致辞,会议手册,会议新闻)
2019年3月30日,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2019当代语言学前沿: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研讨会并作题为“意识形态的媒介作用及对语言景观的形塑”的学术报告。(相关链接)
2018年
2018年11月9-10日,参加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作题为“翻译研究中的符号、修辞与话语”的报告。(会议新闻;会议手册)
2018年10月19-21日,参加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作主旨发言。(会议新闻)
2018年10月17-19日,参加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会议新闻)
2018年10月12-13日,参加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理论语言学前沿及其协作应用”高层论坛,并作主旨报告,题为“社会语言学的跨学科性及其应用”。(会议新闻;会议手册)
2018年10月4-6日,参加在兰州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话语研究高层论坛”,并做主旨发言。(相关链接)
2018年9月22日,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符号与修辞”前沿理论工作坊,并作题为“符号与修辞的话语情结”的报告。(会议议程)
2018年7月13-15日,参加在吉林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致辞。(会议网站,会议致辞)
2018年6月23-24日,参加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特色话语研究高端论坛,并作题为“中国话语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学术探讨”的学术报告。(相关链接)
2018年6月16日,参加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新时代话语研究高端论坛暨《话语研究论丛》建设研讨会。(相关链接)
2018年5月10-12日,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语言学类),成立“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学术工作坊。(活动链接)
2018年5月4-6日,参加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年山东社科论坛·“当代中国话语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相关链接)
2018年4月21日,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当代语言学前沿: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研讨会并作题为“作为语言与社会联系体的意识形态——社会语言学的探索”的学术报告。(相关链接)
2017年
2017年12月1-3日,参加在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并作主旨发言。(相关链接)
2017年11月11-13日,参加在武汉大学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创新及发展”的学术报告。(相关链接)
2017年11月3-5日,参加在华东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erplay of Discourses in the Network of Social Practi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的学术报告。(相关链接)
2017年5月20日,参加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举办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会首届高峰论坛,并作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与创新发展”的学术报告。(相关链接)
2017年3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2017当代语言学前沿: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研讨会,并作题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语言与社会关系探究——批评话语分析再思考”的学术报告。
2016年
2016年12月2日,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能伯格传媒学院的邀请,参加该学院组织的”话语在行动学者论坛“,并作“话语互动:中国公共话语的控制与秩序”的主题演讲。(相关链接、活动海报)
2016年11月12-13日,参加在福州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话语研究高层论坛”。(相关链接)
2015年
2015年12月19-20日,参加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年7月9-10日,参加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并作题为“政治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思想海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海外演讲给我们的启示”的学术报告。
2015年6月29-30日,应邀参加在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主题为“语料库语言学:新角度,新挑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Corpus Linguistics (CL)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Contribu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CL to CDA”的大会主旨发言。
2015年5月25-26日参加在波兰罗兹大学举办的主题为 “符号、思想、词汇、工作”的国际符号学大会,并作了题为“Sign in Another Contex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主题发言。
2015年5月3-5日在北京华文学院参加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北京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旧词产生新意的机制”的发言。
2014年
2014年10月16-17日应邀在波兰华沙大学参加“东亚与欧洲:话语研究、翻译和语言教学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题目为“Difference of discourse system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bserving Chinese politicians’ speeches in other cultural settings”。会议议程 会议网站
2014年7月21-22日参加在新疆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发言,题目为“互文性、互语性与再情景话化:《中国新闻周刊》关于语文课本的话语实践性”。 会议相关报道
2014年6月1日应邀在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参加“修辞学·中国话语·社会发展:中国修辞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题目为:“话语研究与新修辞学: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语言研究”。会议相关报道
2014年5月31日应邀在无锡江南大学参加“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六届学术论坛”并作主旨发言,题目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原则及其应用前景”。会议相关报道
2014年4月26-28日应邀在浙江传媒学院参加“第三届中国话语研究高峰论坛”,并作发言,题目为:“新闻传播中的话语秩序问题”。会议相关报道
2013年
2013年12月1-3日参加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举行的“第六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题目为:“Discourse System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会议议程
2013年8月8-9日应邀在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参加“当代话语与中国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会议议程、参会代表合影
2013年7月20日应邀在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参加“第四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并做主旨发言。相关链接:1)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 2)山东大学报道
2013年6月1-2日参加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2013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专题研讨会”。
2012年
2012年11月30日-12月2日参加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第四届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题目为:“关于‘话语’的话语:话语的概念史探微”。
2012年10月12-13日参加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的首届语用学专题论坛(语境与语境化),并应邀作主旨发言,题目为:“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的语境研究”。会议议程
2012年6月16-17日参加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并应邀作主旨发言,题目为:“批评话语分析与质的研究”。
2011年
2011年11月11-13日参加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的第4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题目为:What is New of Discourses in China? Reflections on the Functionality of Discourse。(会议征文、会议日程、 论文摘要)
2010年
2010年11月22日-23日应邀参加在中山大学召开的“批评话语分析首届高级论坛”。
2010年7月17日-19日参加在中国青海西宁召开的第7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政治经济全球化与话语的再情景化”。
2010年3月26-28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参加“社会及经济概念亚欧比较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宣读论文。
2009年
2009年10月18日至22日应邀参加德国柏林Max-Plancs 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
2009年3月在泰国曼谷参加“历史语义学及全球化翻译”国际学术会议,并应邀作大会发言。
2008年
2008年12月在杭州参加“第二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讨论会'”,并应邀作大会发言。
2007年
2007年12月27-28日参加在杭州召开的第1届“中国话语研究”学术会议。
2005年
2005年12月9-12日在广州参加第4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
2004年5月21-25在北京参加第4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2001年
2001年5月19-21在北京参加第3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2000年
2000年10在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参加第7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