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话语研究方面的100篇论文

1. 曹德军. 国际政治话语中的叙事隐喻:情感框定与认知建构[J]. 国际关系研究, 2024(2): 69-91,157.

2. 曹茹, 张萌. 五四时期报刊科学主义话语的建构与竞争[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4(2): 163-176.

3. 曹晚红, 邹蕴, 叶朝阳. 体育竞赛类短视频的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基于CGTN冬奥会短视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4(4): 74-97.

4. 陈丽娟, 李岩泽. 生育动员为何遇冷?:社交媒体中生育话语的利益诉求情感表达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4, 31(11): 45-61,127.

5. 陈沚鹤, 程静. 熟人性侵儿童案件的基本脉络及儿童性安全体系构建:基于10名侵害人陈述的话语分析[J]. 少年儿童研究, 2024(6): 32-40. 

6. 代树兰, 苗珊.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特征、方法与策略[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 32(3): 33-37.

7. 董莎莎, 冯德兵. 多模态视角下网络谣言话语的真实性建构[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66-84. 

8. 冯捷蕴, 张丹丹. 跨文化商务话语:跨学科研究主题与方法[J]. 外语界, 2024(4): 17-23.

9. 高小丽, 黄雅文. 话语-历史分析法视角下的美国国防话语分析——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为例[J]. 外语研究, 2024, 41(4): 44-49.

10. 高鑫, 孙冬阳. 政治话语中的趋近化和间离化——对哈萨克斯坦2022年国情咨文的批评认知分析[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 47(1): 69-78. 

11. 葛云锋, 王红. 法治新闻报道失范的话语互动研究[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32-46. 

12. 郭宇佳. 日本气候话语中的范畴化识解操作与框架策略研究[J]. 高等日语教育, 2024(2): 83-100,179.

13. 韩艳方. 多模态公共生态教育话语中的再符号化研究:语料库循证视角[J]. 语言学研究, 2024(2): 27-40.

14. 何庆涛, 韩伟. 国家建设话语变迁及其启示——基于1949—2023《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批判话语分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6): 71-79,107. 

15. 赫琳, 冉路瀚. 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三维建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2): 35-42. 

16. 洪晨, 程天君. 现代儿童观的话语建构:基于多元话语分析视角的探究[J]. 学前教育研究, 2024(5): 1-13.

17. 侯学昌, 卢卫中. 识解操作视域下我国时政话语的建构策略研究[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16-31.

18. 胡方, 徐英.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历史分析——以拜登政府移民政策的话语建构研究为例[J]. 外语研究, 2024, 41(6): 55-60,97. 

19. 胡开宝, 李苏瑶. 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特征与翻译原则[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6(5): 14-26.

20. 黄敏, 钱菊香. 媒体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媒体话语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 46(6): 67-77.

21. 纪莉, 陈嘉淇. 塑造民族情感认同的媒介话语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归化运动员报道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24(1): 26-35. 

22. 贾淑莹, 陈启明, 周雨婧, 杨超. 数字治理学术话语与政策话语的变迁和比较[J]. 图书馆论坛, 2025, 45(2): 101-115.

23. 鞠玉梅. 修辞在场”——对外传播媒体国际重要议题新闻话语的修辞建构[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1-15.

24. 旷战, 宋沁沁. 心理医生诊疗话语中的指称系统研究: 适用语言学视角[J]. 教育语言学研究, 2024(0): 45-55.

25. 雷容, 冉永平. 公共事件网络评论中指责回应的社会语用探究[J]. 当代修辞学, 2024(1): 84-93.

26. 黎卓斌, 邓炜鹏, 孟玲. 有关生前契约的多声对话与生死观建构——宣传短片多模态话语分析[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102-113.

27. 李梦洁, 冯德正, 邓谊. 国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 现代外语, 2024, 47(3): 419-430.

28. 李涛安, 刘海舟, 程蝶. 基于语料库的新西兰媒体中医药报道话语分析[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36(6): 97-101,106.

29. 李晓红, 钱毓芳. 良渚在海外网络媒体中的形象研究[J]. 文化艺术研究, 2024(2): 43-54,114. 

30. 李星, 李太平. “制造进步还是实干兴校”: 高校参与中小学改进的批判话语分析[J]. 重庆高教研究, 2024, 13(1): 94-106.

31. 李志刚, 赵雪, 杜鑫, 高俊. 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情境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机理研究——基于微观层次的话语历史分析框架[J]. 南开管理评论, 2024, 27(8): 51-63.

32. 李志远, 田海龙. 中国话语研究理论建构的探索实践——田海龙教授访谈录[J]. 山东外语教学, 2024, 45(3): 1-10.

33. 梁海英. 医患会话中的医生话语策略分析: 人际意义建构视角[J]. 外语教学, 2024, 45(4): 21-27.

34. 林斌, 卓丽. 中国世界遗产申请文本的宏大叙事小叙事”——以泉州申遗文本为例[J]. 文博学刊, 2024(2): 126-135.

35. 刘波, 苗兴伟.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文明话语分析——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 2024, 46(2): 119-134.

36. 刘国强, 李洋. 穿透回音壁:网络女性主义的多元话语实践与情感流动——基于“Woman Up”微信群的数字线索民族志研究[J]. 当代传播, 2024(2): 65-71,88.

37. 刘红艳. 活在当下——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当下亲历语言能力多模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4(3): 40-47,114. 

38. 刘力波, 涂雪莲.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6): 124-132.

39. 刘立华. 批评实在论基础上的话语建构研究[J].  外语研究, 2024, 41(1):  46-50.

40. 刘苹, 董格格. 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的中国形象建构比较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4, 77(2): 106-118.

41. 刘倩. 话语框架与话语操控:论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情建构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 46(10): 88-96.

42. 刘文宇, 孙明月. 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法:理论、应用与前瞻[J]. 外语学刊, 2024(5): 18-25.

43. 刘璇. 2023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140-158. 

44. 刘颖, 孔倩. 故事、话语与叙事——长城故事的叙事分析看中国故事的新闻话语书写[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114-125.

45. 潘俊, 张掬婴. 主流媒体农业农村政策话语变迁及其演进逻辑——基于《人民日报》(1949—2023)的文本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6): 135-144.

46. 彭志康, 蒋晓鸣, 史家兴. 知识图谱和主题分析视阈下近20年(2003—2023)社交媒体网络情感话语特征的研究趋势分析[J]. 外语研究, 2024, 41(4): 36-43,75.

47. 祁文锦.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旅游目的地生态形象建构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 32(3): 27-32.

48. 钱永红, 袁周敏. 网络政务互动中的政府形象管理策略与话语实践研究[J]. 外语研究, 2024, 41(5): 17-22,87.

49. 钱毓芳, 杨菲. 基于劳模口述语料库的义利话语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6): 34-43,98,2.

50. 乔文艳, 张增一. 核电安全与风险的媒介建构——基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核电报道的话语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2): 88-97.

51. 邱辉. 基于积极/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媒体新闻评论的国家意识建构——以《主播说联播》话语为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8-72.

52. 仇宽永.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德语报刊阅读课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建构为例[J]. 语言教育, 2024, 12(4): 76-86.

53. 冉永平. 社会语用学视域下话语研究的时代性与社会性[J]. 山东外语教学, 2024, 45(4): 8-19.

54. 任育新. 汉英学术指导互动中的权势建构:基于定量数据的个案研究[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6): 29-39. 

55. 商柏淇, 张微.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红色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分析[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4(6): 87-94.

56. 沈磊, 辛斌. 数字时代公共话语的异化现象探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6(2): 99-104.

57. 施旭, 楼诗杭.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城市国际化研究——探索杭州全球传播的策略[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3): 1-8. 

58. 石嵩, 朱祉豫. 记忆场所、人物谱系与崇高审美:《志愿军》系列电影的话语建构[J]. 电影评介, 2024, (24): 63-69.

59. 宋航. 文化类短视频出海的情感性话语生产及其建构策略[J]. 新闻春秋, 2024(6): 44-50.

60. 宋健楠. 故事讲述的情感话语符号化研究[J]. 外语教学, 2024, 45(4): 28-32. 

61. 孙成志, 晋鑫哲. 日本一带一路新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6(4): 133-146.

62. 唐丽萍, 朱田田, 杨丽芳. 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崛起形象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及物性视角中国对X做什么”[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6): 20-33.

63. 唐青叶. 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3): 70-77.

64. 田海龙, 艾静. “感觉质呈符化”——“听见美的符号过程解析[J]. 当代修辞学, 2024(5): 10-18. 

65. 王馥芳. 政治话语构建宏观策略社会认知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2): 20-29.

66. 王宏俐, 闫开伦, 张寅. 基于语料库与机器学习的推特涉华生态话语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4(3): 48-55,115.

67. 王加林, 刘如梦, 李建珈. 趋近化视阈下医学科普话语的建构——以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为例[J]. 外国语言文学, 2024, 41(4): 27-40,133-134.

68. 王佳宇, 赵亚茹. 多模态蓄意隐喻场景的关联性研究——以针对大学生的防诈骗宣传漫画为例[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 144-156. 

69. 王晋军, 刘敬芳. 基于及物性分析的《中国日报》(2012-2022)脱贫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3): 61-69. 

70. 王璐. “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话语体系的建构[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1): 72-78. 

71. 王敏, 孟松. 乡村小学英语课堂多模态话语分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 30(12): 119-128.

72. 王真真, 张大超, 王相飞. 女排精神的社交媒体记忆图景、话语特征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新浪微博(2009—2024)的实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4, 47(7): 103-117.

73. 王振华, 张春晖. 试论语境重构导致的意义流变:从庭审话语到判决书[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 47(6): 10-22. 

74. 翁青青. 企业碳中和形象的话语建构——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视角[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1): 63-71. 

75. 吴诗玉, 熊颖. 外语课堂师生话语的促学特征研究——来自师生话语关联度的证据[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5): 65-77.

76. 武建国, 崔钰晴. 乡村振兴纪录片外译中的多模态语境重构与国家形象建构[J]. 外国语言文学, 2024, 41(6): 56-69,130-131.

77. 项蕴华, 魏茜茜.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互文性范畴研究[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1(5): 45-52.

78. 辛斌, 王永亮. 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心理学基础[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6(4): 16-28.

79. 杨帆.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世界性认知的海内外比较话语建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3): 1-13,168. 

80. 杨雪燕. 教师陈述话语的互动性特征: 语义跳跃与衔接[J]. 外语教学, 2024, 45(1): 21-27.

81. 叶萌. “发疯文学”: 当代青年话语中的仪式抵抗[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4, 39(4): 49-57.

82. 殷辂. 公共政策社会共识的生成路径——延迟退休议题的话语互动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 2024(4): 118-128.

83. 郁伟伟. 公共卫生广播新闻语篇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话语策略研究[J]. 语料库语言学, 2024, 11(2): 64-76,141-142. 

84. 袁周敏, 王铭瑶. 微博评论中的道德情绪话语研究[J]. 外语教学, 2024, 45(2): 35-41,64.

85. 张爱萍. 海外主流英文媒体中甘肃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126-139.

86.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建构中模态选择和配置原则研究[J]. 外语教学, 2024, 45(3): 1-6.

87. 张宏莉, 刘奇.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1): 50-57.

88. 张辉. 语言如何构建(社会)现实——批评认知语言学的视角[J]. 外语教学, 2024, 45(5): 23-31. 

89. 张蕾, 郭荣慧. 医学科普动画中的疾病多模态隐喻表征研究[J]. 语言学研究, 2024(1): 104-118.

90. 张宥琳, 叶洪. 法治外宣新闻叙事的批评认知研究[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47-65.

91. 赵静, 陈佳怡. “共识制造:中国舆论场视域中的宣传话语转型——基于浙江宣传的话语分析研究[J]. 传媒观察, 2024, (11): 95-106. 

92. 赵芃. 语言政策的话语特征及其分析维度[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024(1): 152-163,205.

93. 赵乾, 蔡舒敏. 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他者化呈现: 基于《纽约时报》的话语机制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7(1): 147-156.

94. 赵世举, 李馨逸. 再论术语-话语-话语体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2): 43-51. 

95. 赵鑫. 健康话语研究方法前沿与展望[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6): 48-55.

96. 赵秀凤, 吴雨昕. 能源危机政治漫画中蓄意隐喻的批评分析——健康与疾病多模态隐喻场景为例[J]. 外语研究, 2024, 41(2): 1-6,112. 

97. 郑海翠, 于潇凡. 国内外话语建构研究综述(2003—2023)[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6): 79-86. 

98. 郑佳莲, 李曙光. 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多模态隐喻认知机制[J]. 话语研究论丛, 2024(1): 85-101.

99. 钟瑛, 李佳. 社交媒体中健康养生信息的话语倾向、建构策略与深层逻辑——基于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考察[J]. 编辑学刊, 2024(6): 41-47. 

100. 周陈新, 刘东虹. 中美经贸摩擦新闻的修辞博弈话语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1): 113-124.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整理)